|
|
 |
新闻详细信息 |
 |
|
|
|
亲爱的朋友们,康友我的一生军旅生涯令我难忘。情系“北国”千里行 时间:2014-5-23 11:21:52 点击次数:2289 |
亲爱的朋友们,康友我的一生军旅生涯令我难忘。
我是南京人,自小生长在江南,随父亲专学习书法、绘画。14岁那所我以文艺小兵的身份被特招光荣入伍,于1973年12月毕业于解放艺术学院,后又以优异的成绩现再读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油国画专业。“二院”毕业后,我幸运师从艺术大师刘海栗、林散之、陈大羽、武中奇等亲自教诲下,得到艺术上更深的传教。
四十多年来,勤学苦练,1986年随刘海栗大师与大弟子赵凯一同去黄山采风写生。难忘岁月,走过、看过、画过众多名胜古迹,唯独在祖国东北之冬没有经历。
今年春节期间在吉林对我冬季来到“北国”的南方人,感受是“千里冰封,万里雪飘”,我有了更深感悟,真是“北国风光一派银装素裹,山舞银蛇”这里是美丽景观世界。
这次春节来东北探亲,北方的冬天是寒冷的,而室内春意盎然,人气、暖气、又有亲戚朋友的热情。
其实每一个人都想与家人度过一个圆满快乐的新春佳节,在暧室内团圆在一起,多多品味着佳肴,围坐在一起谈天说地,叙叙友情,真是回味无穷。尤其我这个初来的“北国“女婿,更要多多与她的家人沟通情缘,欢度春节,共享天伦之乐。
在于红家室内的天,我难己抑制想要立即写生的念头,要了解雾松冰雪的世界、松花江的欲望,当然外面的天气是很冷的,我热情的升华,走出去顶着严寒在吉林等地写生20多天,创作写生作品22余幅。有松花江及沿岸风情,有玉雕般的雾松景象,森林雪山等具有“北国”特色的创作手稿。
功夫不负有心人,在这些天期间,有些时间是在山区峡谷等留宿,作品出自这里。爱妻于红的大姐、大姐夫和跟随摄影的杨璐开着面包车载着我们,驾车行驶在山间小道,车辆打滑时,我们下车在她们的护卫下艰难踏雪山路。边写边画,我们走进大森林,这里没有几户人家,在那里几天,白天写生,晚上围坐在土坑上,喝着小酒,真是情有独钟,山里的天气太寒冷了,在写生时我为了把握住“北国”的实景特点,面对一座座、一组组山峦、一丛丛树林,和在松花江畔不边和其它长白山地带景象。见景生情,或是“深山幽情,在形、情、情趣意境中”我在最短时间内,和冰天雪地的环境中,努力把景物捕捉到画面中来,以便传达给读者朋友,这就是我没有准备的突发在东北冬季写生的第一步。
在前面我说到“幸福”、“艰难”,可以想到我在写生时冻的手都握不住笔,签字写生笔都冻得不下水,先后换了七八支笔才坚持完成手稿。
速写,朋友知道,在很短时间内,我又在天气特殊的环境里,必须迅速以概括简练的线条把景象的特征和动态画出来,这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,扎实写生基础,准确的造型能力,我认为这些是为后期大作创作素材提供必要元素。
当然时间关系,天气寒冷,迎面的寒风扑面刺骨,有几件特殊手稿是回到室内凭记忆和想象补充画出来的。
为了有利于在回京时,在新的一年里出大作、画好作。
这次写生创作,面对“北国”冬季山山水水,作品中我的用笔是以勾线为主,点面为辅,线条本身可以体现画面的生动性,绘画中有“稳、飘、重、轻、厚、薄”表现手法。稳指苍劲,重指深重,厚指实,尽在创作画面中。短暂的写生,在东北待了整整一个月,我很充实、很快乐,创作也好,我把这些写生稿作为我2012年开笔之作,一个良好开端,为我的“备展”在京问世努力。
致亲爱的读者—刘康友
|
|
 |
|
 |
|